东营旅游切换城市

㕵㕵㕵  查看地图

当前位置: 东营旅游网 > 利津县旅游

利津县简介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地跨东经118°07′~118°54′、北纬37°22′~38°12′之间。东隔黄河与垦利县、东营区、博兴县相望,北邻河口区,西接滨州市、沾化县。县境呈西南-东北向,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

    境西南部成陆较早,周秦时属齐国、齐郡,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隋代建永利镇,属渤海郡蒲台县。唐、宋属渤海县永利镇。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升永利镇为利津县,属山东东路滨州。因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故名利津县。元、明属山东济南府滨州。清代、民国时期属山东武定府,1936年属山东省第五专署。1944年8月解放,隶属山东省行政委员会渤海区四专署、垦利专署。建国后属惠民地区。1958年,并入沾化县,属山东省淄博专署。1961年10月恢复,属惠民专署。1983年10月,东营市成立,利津县划属东营市管辖。县政驻地利津镇,居县境南部。建城已有800多年历史。为全县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政治文化中心。

    1998年底,辖5镇7乡,即利津镇、盐窝镇、陈庄镇、北宋镇、汀罗镇和南宋乡、明集乡、北岭乡、虎滩乡、集贤乡、傅窝乡、刁口乡。有村民委员会510个。

利津县特产

冬枣为东营市珍贵的果品资源,因其成熟期晚(10月中旬)而得名。冬枣个大形圆,皮赭红间有青黄,光亮润泽,皮薄肉脆,细嫩多汁,甘甜清香,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之氨基酸和维生素,被誉为“中华奇果”“百果之冠”“活维生素丸”。 对虾是海产中的珍品,特别是渤海湾出产的对虾,个大肉肥,成虾体长一般在20厘米左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国际上素享盛名,有“东方对虾”之称。黄河入海口附近海域,即是东方对虾的主要产地。 老粗布是真正的绿色、环保、天然的产品,无任何工业污染。在人们崇尚自然、渴望绿色的今天,老粗布又以其手感厚实、肤感舒适、冬暖夏凉、透气吸汗、防静电等特点,再次成为人们追逐的新时尚。

利津县旅游特色

利津魏氏庄园:占地40余亩,平面布局象一个汉字的“工”,由住宅、花园、池塘、祠堂、广场五个部分组成。庄园的住宅将具有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垣建筑和北京四合院式民居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组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城堡式建筑群。 铁门关遗址:位于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遗址南北长42米,东西宽30米,面积1260平方米。铁门关是原大清河入海口处的一个重要关津,有“铁门锁浪”之称。金朝为控海滨之险而建置,建有城墙、庙寺。明代设千户所。明代和清代前期是繁华的水旱码头和盐运要地。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后,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铁门关被黄河泥沙淤废。后人有诗叹曰:“丰国场边问旧营,前朝几度设屯兵。至今明月荒城畔,金戈铁马夜有声。” 黄龙入海:是指黄河入海。经过5464公里的奔波,黄河入海时已显得坦荡而平静。放眼望去,河岸上茫茫的荒原与河水融合在一起,在蓝色的晴空下闪着金色的色泽,若乘飞机鸟瞰,海河交汇处是一条黄蓝分明的的水位线恰似两匹绚丽的绸缎,在此打上一个同心结,系在黄河三角洲的颈项上。进入汛期,河水涌浪滚滚,涛声阵阵。天水一色,气势磅礴,如一条黄龙,咆哮着向大海冲刺。 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世界著名大河——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北部的渤海之滨。总面积为15.3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9万公顷,缓冲面积1.1万公顷,实验区面积6.3公顷。该保护区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类型独特,是中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全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世界范围内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极具代表性的范例之一。
东营旅游:
东营市旅游 广饶县旅游 垦利县旅游 利津县旅游